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光催化课题组师生受邀参加2021年太阳燃料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 | 作者:邓泽晟 | 发布时间: 2021-12-17 | 476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12月10日至12月13日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光催化课题组一行五人(刘玉洁、何承萱、刘达、丁宁恺、蔡燕楠),在张金龙教授的带领下,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余家国教授的邀请,参加2021年太阳燃料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武汉汉江口晴川假日酒店进行为期四天的交流学习活动。

       太阳燃料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圳技术大学与长沙学院联合举办,目的在于在太阳燃料领域的学术交流创造机会,辨明这一快速发展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建立交流平台。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通过现场演讲或线上汇报的形式,分享了各自在产氢、CO2还原、环境净化及材料构建等领域,通过光催化与电催化转化得到的太阳燃料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的研究进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议题提供崭新的研究思路。

       通过多场学术汇报,五位同学对太阳燃料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收获了新的认识。例如由余家国教授率先提出的“S型异质结”概念,在会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应用;肯特州立大学的Mietek Jaroniec教授汇报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先进制备工艺及设计思路;昆士兰科技大学的许景三教授汇报了有关氮化碳这种传统半导体材料制备薄膜,并在光电化学及感应探针领域的创新应用等。

       会场外,五位同学也基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制作了墙报并进行了公开展示,汇报了在光催化产氢、光催化NADH再生及活化PMS降解有机污染物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其中,何承萱博士有关铂负载多孔TS材料在光催化甲烷干重整的成果得到了到场师生的一致认可。该研究发现铂和TS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促进了C-H键和C=O键的断裂,而分级多孔结构则有效提高了光吸收和分子扩散。最终,何承萱博士斩获大会优秀墙报奖,并与余家国教授及其他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12月13日下午,大会圆满结束,在张金龙教授的带领下五位同学完成了本次会议的学习,并且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政策要求,安全抵达上海,返回华东理工大学。